Cell:補齊基因編輯最后缺口 開啟線粒體基因編輯新時代

來源:生物世界

從1968年第一個限制性內切酶的發現、到1985年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的發明,再到2013年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生物技術的每一個突破性發現都進一步提高了我們操縱 DNA,乃至調控生命藍圖的能力。特別是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成功應用,讓我們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對活細胞和個體進行全面的基因編輯,也讓我們能夠治療之前無能為力的遺傳疾病。

訪問:

VIP會員買1得5:贈愛奇藝半年卡、京東Plus、百度網盤、叮咚買菜

基因編輯技術在細胞核基因組的編輯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在線粒體基因組編輯中卻滯后很多。線粒體(mitochondrion)是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內有一套獨立于細胞核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mtDNA),人類線粒體 DNA 的長度為16569bp,擁有37個基因,編碼13種蛋白,這些蛋白都參與細胞的能量代謝。

由于線粒體在能量穩態中的重要作用,線粒體 DNA 中的點突變就可導致發育障礙、神經肌肉疾病、癌癥進展等等多種嚴重疾病。目前 線粒體 DNA 中有90個已知的致病點突變,約5000人中就有1人患病。

然而,由于靶向線粒體的遞送方法的限制,使得現有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難以應用,例如基于 CRISPR 的基因編輯工具,因為 gRNA 無法有效導入線粒體,導致其無法編輯線粒體 DNA。

此外,因為缺乏線粒體基因編輯工具,也導致了現在非常缺乏研究線粒體 DNA 突變的動物模型,這極大地限制了對線粒體遺傳病的研究和治療。

因此,開發針對線粒體 DNA 的基因編輯工具一直是線粒體遺傳學領域的長期目標。在線粒體 DNA 中精確誘導堿基突變,有助于解釋這些突變在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也可作為相應的治療方法。

2022年4月25日,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金鎮秀(Jin-Soo Kim)團隊在 Cell 發表了題為:Targeted A-to-G base editing in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with programmable deaminase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線粒體堿基編輯平臺——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連接的脫氨酶(TALED),首次實現了在線粒體中進行 A to G 的堿基轉換,為基因編輯補上了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大大擴展了當前對線粒體基因編輯的范圍,不僅可以用于建立線粒體疾病模型,還可以用來治療線粒體遺傳疾病。

對線粒體 DNA 進行可靠的基因編輯,是現代基因組工程最后未完全攻破的堡壘之一,世界上許多優秀的科學家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解決這個難題。

2020年8月,劉如謙團隊在 Nature 發表論文,他開發了一種不依賴 CRISPR 的堿基編輯器——DdCBE,能夠實現對線粒體 DNA 的精準編輯,為研究線粒體遺傳病和治療線粒體遺傳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具。
但這一工具也有其局限性,只能對線粒體 DNA 進行 C-to-T 轉換,實際上,只能高效地進行 TC to TT 轉換,這意味著該工具只能編輯現在已知的90個線粒體 DNA 點突變中的9個,對其他90%的線粒體 DNA 點突變無能為力。

2022年4月4日,劉如謙團隊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發表論文,對其兩年前開發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 DdCBE 進行了重要升級,提高了編輯效率和序列編輯范圍,能對TC、AC、CC位點進行更高效的編輯。

但仍未實現線粒體 DNA 中 A to G 的轉換。

在這篇 Cell 論文中,研究團隊創建了一個名為 TALED 的新型線粒體基因編輯平臺,可以實現線粒體 DNA 的 A-to-G 轉換。值得注意的是,僅在人類線粒體 DNA 中進行 A to G 轉換就可以糾正90個已知線粒體點突變中的39個(43%)。TALED 極大地擴展了線粒體基因編輯的范圍,不僅可以用于建立線粒體疾病模型,還可以用來治療線粒體遺傳疾病。

研究團隊通過融合三個不同組分創建出了 TALED,第一個組分是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TALE),它能夠靶向 DNA 序列;第二個組分是 TadA8e,這是一種促進 A to G 轉換的腺嘌呤脫氨酶;第三個組分是 DddAtox,這是一種胞嘧啶脫氨酶,它使 TadA8e 更容易接近 DNA。

TadA8e 此前被認為是一種只對單鏈 DNA 具有特異性的脫氨酶,因此沒人想要使用它來進行基因編輯,但這項研究顯示,TadA8e 能夠在具有雙鏈 DNA 的線粒體中進行 A to G 轉換。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金鎮秀(Jin-Soo Kim)表示:正是這種跳出框框的思維方式真正幫助我們發明了 TALED。 DddAtox 能夠瞬時打開雙鏈 DNA,這個轉瞬即逝的時間窗口,足以使超速效酶 TadA8e 快速進行 A to G 轉換,編輯效率高達49%。此外,研究團隊還開發了能夠同時進行 A-to-G 和 C-to-T 轉換以及僅 A-to-G 轉換的編輯工具。
研究團隊進一步驗證了該工具的安全性,他們發現 TALED 既沒有細胞毒性,也不會導致線粒體 DNA 不穩定。此外,沒有對細胞核 DNA 造成不良脫靶編輯,mtDNA 中的脫靶編輯也很少。

最后,研究團隊表示,接下來的目標是提高 TALED 的編輯效率和特異性,為最終在胚胎、胎兒、嬰兒或成年患者中編輯引起疾病的線粒體基因突變鋪平道路。此外,研究團隊還在開發適用于植物葉綠體 DNA 中 A to G 轉換的 TALED,用來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撰文 | 王聰

編輯 | 王多魚

排版 | 水成文

論文鏈接:

1.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389-0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477-4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2-01256-8

關鍵詞: Cell補齊基因編輯最后缺口 開啟線粒體基因

推薦

直播更多》

關閉

資訊更多》

焦點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