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成本 豐田宣布將使用瑕疵零部件
一直以來,消費者對應于豐田品牌旗下的車型都有皮實、可靠和小毛病少的固有認知,在汽車行業甚至有著“開不壞的豐田”這一說法,主要是原因在于豐田品牌對于自身產品的關鍵零部件有著比較嚴格甚至苛刻的審查制度。
訪問:
阿里云服務器精選特惠 爆款免費試用3個月
其實我們一直說的“開不壞的豐田”,指的是國內已經停止銷售的普拉多,其余的豐田車型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產品問題,尤其是近兩年,豐田品牌旗下的車型,不論是一汽豐田還是廣汽豐田的投訴量均呈現較大的上漲趨勢。
尤其是這兩年疫情原因導致的大規模芯片短缺問題,很多廠商因為芯片供應不上產品投訴和負面新聞不斷,對于這類問題每個汽車廠商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無論是此前的極氪001還是最近的歐拉白貓,都讓我們看到了汽車廠商目前的窘境,除了欺騙手段,一些廠商也選擇大膽承認,就比如豐田汽車。
近日,豐田汽車官方宣布:“將開始使用供應商的瑕疵零部件進行生產。”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緩解由于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所造成的成本上升問題,達到預定的生產速度。對此豐田汽車研發中心首席項目負責人志賀武文在7日的線上說明會上也說到:“放寬零部件標準非常需要勇氣。”
從車企的角度來講,豐田做出這個決定并將其公之于眾,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降低零部件標準就意味著要擔非常大的風險。首先,豐田品牌的一直以來可靠穩定的品牌形象會受到損害,伴隨而來的就是整體銷量上的損失。
其次,豐田降低零部件標準產品可靠性方面會出現問題,雖然豐田對此官方宣稱這些瑕疵零部不會影響安全問題也不會影響車輛性能,甚至也不容易被消費者發現,但是后期還是很有可能因為某些零部件的問題導致產品出現故障,進而增加投訴量,尤其是今年,很多車型出現的問題被網絡媒體放大后帶來了很嚴重的后果。
所謂的瑕疵零部件,就是指那些其實并沒有使用問題和產品缺陷,但是卻有輕微磨損或者劃痕的零部件,這樣的零部件此前都是直接進行報廢處理。如今豐田在一定質量要求的范圍內使用這些零部件確實是應對芯片和零部件供應以及成本方面問題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說完了廠商,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對豐田的這種行為其實還是持懷疑態度的,尤其是那些比較在意細節的消費者,買了新車別說是零部件了,就是車上運輸過程中的保護膜有破損也會不愿意。
但是豐田這么做比很多因為芯片或零部件短缺偷偷減配的車企廠商明顯厚道多了,這事兒其實豐田如果自己不說的話普通消費者是很難察覺到的,畢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備汽車或是機械的專業知識。
其實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還有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即便能夠接受“瑕疵造車”,但是這些用了瑕疵零部件的汽車產品消費者在買車前是否會被單獨告知?價格是否也會進行下調?如果仍舊維持此前的價格會不會降低普通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疫情終會結束,生活遲早會步入正軌,后續如果芯片和原材料的問題解決了,豐田是否還會繼續使用瑕疵零部件?不使用還好說,使用的話后期會不會如實告知普通消費者?這些都是即將要或是未來要面臨的問題。
結語
目前全球因為疫情的影響都在遭受芯片和原材料供應不足的狀況,很多車企廠商的處境非常艱難,不僅推遲了新車的發布速度,同時產品本身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就豐田這件事來講,雖然態度很好,但是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其實我是不認同的。
站在豐田的立場來講,雖然這樣會解決眼前的問題,但是長久以來建立起的高品質形象一定會大打折扣,雖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普通消費者甚至是汽車行業要不了多久就會淡忘這件事兒,但是后續會如何發展恐怕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了。
推薦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
莆田電信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運營專項工作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為全面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云網安...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資訊更多》
焦點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