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獲12萬元獎勵 中科大5位90后拯救了“九章三號”量子計算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24日決定,對及時發現并處置實驗室漏水5名學生獎勵共計12萬元。從獎勵通報上可以看到,11月21日凌晨2時左右,該中心一化學實驗室發生漏水,危及樓下“九章”實驗室。
訪問:
阿里云11.11上云狂歡節活動大廳
去“九章”實驗室調試程序的鐘翰森同學首先發現樓上實驗室漏水情況,他立即召集隔壁實驗室的博士后吳典和覃儉、鄧宇浩、彭禮超等一起積極引水,并及時通知物業關閉水閥。由于發現及時處理得當,此次漏水僅造成一臺臺式電腦損失,并未造成其他損失。
五名同學的成功“搶險”,不僅保護了至少2400萬元財產,更避免了因狀況造成“九章三號”的研發延誤。為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決定,給予5名學生稅后共計12萬元獎勵。
九章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2020年11月構建成功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這一突破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2021年10月113個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宣布建成。根據當前已發表的最優經典算法,九章二號在高斯玻色取樣這個問題上的處理速度比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億億億倍,比九章快100億倍。九章二號1毫秒算出的問題,全球“最快超算”則需要30萬億年。通報中的九章三號,應該是研發的最新一代量子計算機。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光路系統原理圖
立功的五位同學在科研中也有卓越的貢獻,Science論文《Quantum computational advantage using photons》的作者中就有鐘翰森(一作)、吳典、覃儉、鄧宇皓(一作)、彭禮超同學。
鐘翰森,1995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2016年加入團隊。致力于基于參量光的量子計算研究,設計新型參量光糾纏源,演示12光子糾纏刷新世界紀錄、同時演示5光子隨機入口玻色采樣。發展高斯玻色采樣理論和實驗方案,初次演示5光子高斯玻色采樣,驗證可行性。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鄧宇皓,1997年出生,師從陸朝陽和潘建偉教授,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CSST暑研并獲最佳研究獎。2017年加入團隊,首次實現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實驗觀察到量子點單光子和太陽光之間的雙光子干涉、量子糾纏以及非定域性,把獨立光子之間的量子干涉實驗擴展到相距1.5億公里的兩個獨立光源,首次在天文學尺度上檢驗了量子統計原理的普適性,并給出了熱光場量子化的直接實驗證據。
(圖片來自中國科大物理學院新聞中心)
此舉贏得一致好評,網友們紛紛點贊,表示五位同學好樣的,獎勵得好!
科學實驗設備大多十分昂貴,價格動輒百萬千萬,而且常常是有資金也未必能采購到。對科研前線的同學來講,設備損壞、維修阻礙實驗進度則是非常“恐怖”的事情,這將嚴重影響本年度的科研產出。
同時,圍繞“熬夜科研”這一話題,也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為什么凌晨2點學生們還在實驗室?對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介紹,是因為周六(前一天)討論方案后決定臨時緊急加測數據。
依據發表記通過連續6個月的觀察,抽取2020年11月23日至12月6日連續兩周14天,5.67萬個登錄點擊數據進行了初步統計分析。25%的學者熬夜做科研。三個明顯的工作峰值上午9點、下午16點、晚上20點。將21點至次日凌晨6點定義為熬夜工作時段,則有約25%的學者熬夜做科研。21點——23點仍有大量學者在做科研。0點是一個相對明顯的時間界限,之后熬夜人數開始下降。2點之后熬夜人數大幅下降。
知乎網友大多表示,“科研人員,熬夜是很正常的。”“在理工科領域科研熬夜是常態。”
熬夜科研的理由有很多,比如研究競爭壓力大、預約實驗設備需要排隊、實驗中的數據需要定時定點跟進等。可以說每一項科學成果的進步,背后都離不開千千萬萬科研人的辛苦付出。
希望大家在專注科研的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啊!
推薦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
莆田電信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運營專項工作 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為全面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云網安...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資訊更多》
焦點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